预防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浙江预防医学会主办,系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类科技期刊。具有信息量大、出版周期快、导向性强、注重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主要报道本省预防医学各学科的科研成果、实践经验、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国内外的最近科技信息,旨在促进我省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为提高全省人民健康服务。本刊稿源丰富,均来自卫生防病的和预防保健、医学教育、科研工作第一线的专业人员。本刊面向基层,以广大预防保健工作者为主要对象。

            

晋升必看!60个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术语详解(2024最新版)

时间:2024-11-06 11:17:52

在职称评审咨询中,我们经常听到医护人员提出诸如“会诊案例具体指什么?”、“主要完成人包括哪些人员?”等疑问。显然,对于许多首次参与高级职称评审的医护人员而言,这些专业术语显得颇为陌生。为此,小编精心整理了57个职称评审中的关键术语,并详细解释它们的具体含义,助您一臂之力。


【60种材料8选3的搭配指南】


1、临床病案报告:详细记录并分析本专业一例或多例病案,形成的全面且深入的报告。

2、手术/操作视频:申报者作为核心实施者,完成的本专业病例手术或操作的高清视频资料。

3、应急处置情况报告:针对申报者主治/主管的已发布病重或病危通知的病例,所撰写的应急处理及后续情况报告。

4、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运用流行病学方法,针对与申报者专业紧密相关的议题进行深入调查,并形成的详细报告。

5、技术专利:为解决本专业技术难题而申请的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等专利成果。

6、著作权:在本专业领域内,所享有的作品版权、复制权等合法权益。

7、科技成果奖:由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国家部委颁发的科技奖项,涵盖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等多个类别。

8、教学奖励:在培养本专业人才方面,申报人所获得的各类教学荣誉与奖励。

9、论文:在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本专业研究性学术文章。文章需具备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全文通常不少于2000字,且刊物需拥有CN(国内统一刊号)刊号。

10、课题: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下达或合同约定的科研或技术开发项目。

11、科普作品:申报人面向公众,以文字、图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普及本专业科学知识的作品。

12、技术规范:针对医疗卫生行业中的标准化对象,所提出的具体技术要求文件。

13、卫生标准:在疾病预防与诊治过程中,针对各项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技术规定与标准。

14、人才培养报告:带教本专业规范化培训医师、研究生、进修生、师承人员,或承担教学课题后所形成的详细报告。

15、著作:取得ISBN统一书号,并公开出版的本专业学术专著或译著(手册、论文汇编等除外)。著作需兼具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16、主要作者、副主编或主编:指专著或译著的主要组织者,负责学术和技术把关,个人编著字数需达到10万字以上。

17、主要编著者:除主编或副主编外,参与专业著作编著的人员,编著字数一般需达到2万字以上。

18、参与编著者:参与专业著作撰写,编著字数一般需达到5000字以上。

19、新技术新项目推广使用报告:申报人作为第一负责人,在一定范围内首次开展的本专业诊疗、操作方法或推广项目的详细报告。

20、专家共识:由专家团队就某一临床问题或疾病诊治达成共识,并公开发表的权威意见。

21、公共卫生服务研究报告:围绕居民卫生健康,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研究后所形成的深入报告。

22、诊疗指南:由行政部门或学术组织通过循证研究制定,并公开发表的为患者提供最佳医疗保健服务的推荐意见。

23、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系统反映专业内容,并公开出版发行的教学用书。

24、主编或副主编:教材的主要组织者,负责学术和技术把关,个人编著字数需达到10万字以上。

25、专题报告:针对某一专业的病例、实验、诊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或药物调剂等方面,所撰写的经验总结报告。

26、多学科诊疗报告:针对特定疾病,通过定期会诊形式,提出并实施最佳治疗方案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报告。

27、质量环(PDCA)质量改进案例报告:参与质量改进PDCA循环,所形成的具体案例报告。

28、卫生信息技术处理案例:关于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与推广的典型案例报告。

29、行业标准:虽未由国家正式颁布,但在行业内亟需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30、合理用药分析报告:通过药事管理与干预措施,推动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并反映申报人药学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典型案例报告。

31、医疗机构新制剂注册批件(备案号):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或批准的医疗机构制剂临床试验、生产或注册批件(或备案号),涵盖中药、西药等各类制剂。

32、新药临床试验许可或新药生产批件: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颁发的新药证书、新药临床试验许可或药品生产批件。

33、流程改造案例:为提升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能力和患者满意度,而成功实施的流程改进案例报告。

34、疫病中医防治报告:运用中医方法,针对疫病进行防治研究所形成的详细报告。

35、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运用现代流行病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进行科学调查并及时得出结论与控制措施的报告。

36、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分析预警)报告:针对影响健康的因素或疾病发生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预警的技术报告。

37、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案: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所制定的迅速、高效、有序的应急行动预案。

38、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报告:对社会稳定或人群健康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及其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形成的报告。

39、食品安全报告:在食品安全领域进行的调查研究报告,包括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跟踪评价等相关内容。

40、业务工作计划:根据卫生健康机构职责、年度工作安排或上级任务指派,所制定的详细工作计划。

41、技术指导方案:基于工作计划或专项工作要求,所制定的具体、可操作的技术指导方案,明确操作方法及技术要求,确保工作规范与质量。

42、用药标准:针对某类疾病诊疗过程中,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方法所制定的具体标准。

43、应用指南:由行政部门或学术机构通过循证研究发布,关于药物安全合理使用的权威推荐意见。

44、新技术应用案例:在特定范围内首次应用某项技术操作方法的详细案例报告。

45、合理用药分析报告:针对某类药物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所进行的深入分析报告。

46、疑难病例讨论: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确定的病例,进行集体讨论所形成的记录。

47、会诊案例:由多名专家共同参与诊疗的疑难病例,所形成的详细记录。

48、个体化用药案例:根据患者个体特征及用药情况,所制定的安全、合理、经济的药物治疗方案,并形成的案例报告。

49、监测报告:针对药学服务中用药监测、异常预警、不良反应、用药错误和药品损害事件等,所进行的详细监测报告。

50、护理案例:反映申报人业务水平,并解决特定护理问题的专业护理案例。

51、护理操作视频:申报人亲自参与完成的护理相关操作的高清视频。

52、护理创新奖项:申报人在护理工作项目中,所获得的护理管理创新奖或发明创新奖等荣誉。

53、临床试验阶段性进展报告或总结报告:在人类(患者或健康志愿者)中进行药物系统性研究,验证或揭示药物作用、不良反应以及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情况,确定其疗效与安全性所形成的详细报告。

54、专业学术大会发言报告:申报人在专业学术大会上,所作专题发言的详细报告。

55、循证决策报告:依据行政部门需求,针对卫生健康问题,通过调查、试验、分析和研究,得出科学证据并整理形成的循证决策报告,供行政部门参考并采纳。

56、循证决策成果:政府、相关部门或社会机构为解决卫生健康问题,召集公共卫生专家进行咨询,或专家根据专业理论与研究成果主动形成的循证决策成果。

57、表彰:由政府授予的劳动模范,或由政府人社部门参与评选的系统内先进工作者等个人荣誉。

58、主要完成人:在科研项目中,排名前三的核心人员。

59、专业工作年限:从从事本专业工作开始计算,截至申报前一年的年底,期间中断的时间需相应扣除。

60、任职资历计算:从取得现有专业技术资格并被聘任之日起,截至申报前一年的年底。脱产学习期间,若单位未聘任,则需扣除相应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