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浙江预防医学会主办,系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类科技期刊。具有信息量大、出版周期快、导向性强、注重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主要报道本省预防医学各学科的科研成果、实践经验、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国内外的最近科技信息,旨在促进我省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为提高全省人民健康服务。本刊稿源丰富,均来自卫生防病的和预防保健、医学教育、科研工作第一线的专业人员。本刊面向基层,以广大预防保健工作者为主要对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预防医学会

出版部门: 《预防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09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40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2012年荣获“2011—2012年度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预防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预防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浙江省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0931
  • 国内刊号:33-140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12年荣获“2011—2012年度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第2期文章
  • 低体重新生儿的麻醉处理

    我院从2002~2004年共施行27例低体重新生儿(指出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2500g的新生儿,不论是足月或者过期)的手术,其中2例为极低体重新生儿(体重在1000~1499g之间的早产儿),现将有关麻醉及围术期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胡瑶琴;王东披;胡智勇 刊期: 2006- 02

  • 2802例剖宫产原因及指征分析

    自2001年以来,我院剖宫产率逐年上升,虽然由于麻醉技术、剖宫产技术、输血技术等方面的进步,但剖宫产术后仍有较高的近期及远期并发症,故将我院4年来剖宫产原因及指征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终在保护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的前提下,达到降低剖宫产率的目的.......

    作者:李芳 刊期: 2006- 02

  •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在中期引产中的应用

    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因其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是目前中期妊娠引产首选方法,但临床使用时常常存在引产过程长、软产道损伤等缺陷.我院在利凡诺尔引产术同时给予米非司酮片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缩短引产时间,还减少了引产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黎;韩蓉 刊期: 2006- 02

  • 乌司他丁对小儿体外循环期间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变化的影响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期间,血液与人工管道表面接触、组织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促发多种炎症介质的瀑布样释放,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并可引起多种器官功能的损伤[1,2].乌司他丁是一种广谱蛋白水解酶抑制剂,成人外科多项研究[3,4]表明乌司他丁对由于CPB介入而导致的各种蛋白酶及炎性介质对机体的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乌司他丁对小儿体外循环期间中性粒细胞弹......

    作者:杨欣玮;郑丽娟;石卓;施姗姗;张向红;沈红强;舒强 刊期: 2006- 02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是由于先天因素使甲状腺素分泌减少引起,如延误治疗可引起不可逆智力障碍.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CH患儿,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然而有关文献对这些患儿的预后看法并不一致.有认为他们的预后可完全正常[1-2],而另外有人认为会有一些损害[3].本文对30例CH患儿追踪治疗数年.定期检测其体格发育和智力水平,发现早期治疗可使患儿的生长发育达到同龄正常儿水平,大......

    作者:蔡锡顶;李艳华;沈永年 刊期: 2006- 02

  •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胃镜诊断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rimarygastriclymphoma,PGL)是发生于胃壁内淋巴滤泡的恶性肿瘤,不包括全身性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在胃壁的病变,其发生率较低,约占胃恶性肿瘤的1%~7%,但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2].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而易被诊断为胃癌或胃溃疡.本文通过对本院近10年(1993~2003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有关文献探讨胃镜......

    作者:张红 刊期: 2006- 02

  • 3例心脏移植的感染监测

    我国心脏移植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目前已被公认为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唯一理想方法[1].心脏移植病人术后由于应用免疫抑制药物,抵抗力低,极易发生感染,而感染是心脏移植病人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和主要死因之一[2].我院2003~2004年共进行3例心脏移植手术,均为男性,年龄19~45岁,平均31岁,均为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1例术后16天发现肺部霉菌感染,......

    作者:王美兰;金玉爱;林碎钗 刊期: 2006- 02

  • 慢性硬膜下血肿110例诊治分析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10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57例;年龄56~82岁,其中56~60岁30例,占27.27%,61~70岁70例,占63.6%,70岁以上10例占9.1%.病程一个月31例,3个月66例,6个月10例,一年以上3例.25例CT检查前无明确的头部外伤史记载.......

    作者:莫文元 刊期: 2006- 02

  • 老年食道癌术后呼吸衰竭的护理

    呼吸衰竭(respiratoryfailureRF)是食管癌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术后危及老年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我院2002~2004年共施行老年(≥60岁)食管癌手术109例,术后并发RF9例,死亡1例,通过对造成术后RF的原因分析,以探讨对老年食道癌手术患者的预防对策,以减少术后RF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王建聪 刊期: 2006- 02

  • 14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指导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riplacementTHR)临床多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可以及时、有效地缓解疼痛,重建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已被证实[1].我院自2001~2004年实施了14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经有效的早期康复训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萍 刊期: 2006- 02